区块链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可靠

数据库技术
412
0
0
2022-05-25
标签   区块链

区块链可谓是当下继云计算之后,在科技与金融领域最为热门的话题。有专家认为,区块链技术是驱动互联网变革的核心技术,此项技术即将开创更具颠覆性价值的互联网时代,甚至会替代“互联网+”时代,开创“区块链+”时代。

金融领域是区块链最先应用的一个领域。据悉,我国央行运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数字货币的开发,国外银行运用区块链技术进行业务的结算和清算。区块链技术经历了区块链1.0时代、以智能合约为代表的区块链2.0时代,即将迈入区块链3.0时代。区块链技术逐渐延伸应用至各个领域。例如,区块链技术架构于电力能源行业,使原本自带商品属性的能源与电力,被赋予了独特的金融属性。

什么是区块链?

区块链是指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一些基础性计算机技术的集合。从本质上讲,区块链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每个区块基于密码算法,公开地以时间顺序记录交易,而去中心化分布的区块即使单独受到攻击,也不会使整个链网遭到破坏,这就是为什么与互联网相比,区块链不仅能够传输信息,而且还能够传递价值和信任。

区块链存储具备三大优势:一是安全性,存储数据能够有效规避病毒、突发事故造成的冲击;二是不可篡改性,数据被确认封存后便不能修改。三是去中心化,其核心在于,通过技术手段使单个组织和个人达成统一的共识,省去中介环节,从而提高协作效率。基于区块链的这三大特性,区块链市场越来越火热。据悉,截止2017年4月底,全球区块链公司总共455家,累计获得融资额为19.47亿美元。在获投公司中,中国公司61家。

信息不可篡改并不是绝对的

在7月11日召开的第十六届互联网大会上,国际互联网名人堂入选者、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STP协议发明人Radia Perlman女士发表了关于区块链的一些思考。在她看来,区块链被认为是比特币背后的技术,区块链技术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会上,Perlman女士表示,区块链技术中,账本形式实际上就是一个又一个相互连接的区块链。通过挖掘公钥,就能知道交易双方和交易数量。每个区块都会包含一些已经被证实的交易和一个随机数字,故而每十分钟,整个区块链群体或者某一区块链挖掘就可能挖掘出一个新区块。因为没有任何已知的实体,每一次挖掘,找到下一个区块只有2的70次方之一的概率。区块链的设计核心就是取决于大量的逆名挖掘,区块链的安全性也是体现于比特币的挖掘要是世界上最高的计算能力。然而,这是不现实的。由此可见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也是备受质疑的。

针对区块链不可篡改这一特性,Perlman女士提出质疑,在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检测之前进行数据修改,那么就会发现数据被篡改了。但是,在进行检测前,要经历授权签署人这一环节,才能实现数据的修改。这个签署人有权决定回溯账本,这个过程会出现分杈。简言之,就是会同时获得两条符合要求的链条。一旦区块链代码出现不匹配性,两种完全不同形式的区块链就会相互忽视对方,人为因素将会决定舍掉其中的一条区块链。看似安全的情况下,比特币被挖掘了,所有的交易记录也被抹掉了。由此可见,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也是具备一定的限定条件,在完整的区块链内部进行数据修改是会被发现的。但是对完整的区块链进行修改和取舍,不可篡改性似乎并没有发挥特性。即使实现了不可篡改性,保存了原始数据,大量的数据需要大量的存储空间,势必会造成高昂的成本。

日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李晓东也曾表示,一旦有人网罗了比特币网络中的几个大型的挖矿节点,统治了比特币网络51%的算力,那么他即有能力攻击比特币系统。而区块链所标榜的“不可篡改”将不复存在,任何基于区块链的信任应用都将土崩瓦解。

区块链只是一种数据库技术

在Perlman女士看来,区块链除了技术存在一定的不安全性,成本非常昂贵之外,账本式的组织形式并不能满足许多应用程序的装卸需求。在考虑是否可以在应用程序上使用区块链技术之时,首先需要考虑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问题更行之有效,强制地将区块链技术进行一些改变来解决问题的这一做法是不可取的。

此前,在ICT助力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上,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标准所副所长何宝宏在主题演讲环节提及区块链技术。在他看来,区块链技术推进了互联网由不可信到可信,是信息传递到价值传递的重要基石。通过与现有的对等网、密码学以及公识算等技术的结合,展现出了多方维护、不可篡改以及开放透明的技术特性。值得关注的是,区块链改变了人类一千多年记账的方式,分布式账本颠覆了复式记账方式。但是,目前区块链技术还处于非常早期的发展阶段,很多案例都是伪需求。而且区块链技术是一种数据库技术,ICT行业包括计算、存储、网络三大模块,区块链技术只是一种数据库技术,是模块的1/3,只是众多数据库中的一个数据,颠覆互联网时代的这个说法还有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