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对于 Lombok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不陌生,但对于它的实现原理以及缺点却鲜为人知,而本文将会从 Lombok 的原理出发,手撸一个简易版的 Lombok,让你理解这个热门技术背后的执行原理,以及它的优缺点分析。
Lombok 是一个非常热门的开源项目,使用它可以有效的解决 Java 工程中那些繁琐又重复代码,例如 Setter、Getter、toString、equals、hashCode 以及非空判断等,都可以使用 Lombok 有效的解决。
1.常用注解
- @Data:注解在类上;提供类所有属性的 getting 和 setting 方法,此外还提供了equals、canEqual、hashCode、toString 方法
- @Builder:注解在类上,提供对象的构建能能力
- @Setter:注解在属性上;为属性提供 setting 方法
- @Getter:注解在属性上;为属性提供 getting 方法
- @SneakyThrows:无需在签名处显式抛出异常
- @Log4j:注解在类上;为类提供一个 属性名为log 的 log4j 日志对像
- @Slf4j: 同上
- @NoArgsConstructor:注解在类上;为类提供一个无参的构造方法
- @AllArgsConstructor:注解在类上;为类提供一个全参的构造方法
2.简单分析
Lombok不是通过字节码改写来实现的。它主要是用编译器内支持的annotation processing,直接操纵抽象语法树(AST),根据需要添加新节点。
Slf4j代码示例-编译前:
@Slf4j
public class LogExample {
}
Slf4j代码示例-编译后:
public class LogExample {
private static final org.slf4j.Logger log = org.slf4j.LoggerFactory.getLogger(LogExample.class);
}
Getter代码示例-编译前:
private @Getter int foo;
Getter代码示例-编译后:
public int getFoo() {
return this.foo;
}
一、原理分析
我们知道 Java 的编译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解析与填充符号表,注解处理,分析与字节码生成。 编译过程如下图所示:
而 Lombok 正是利用「注解处理」这一步进行实现的,Lombok 使用的是 JDK 6 实现的 JSR 269: Pluggable Annotation Processing API (编译期的注解处理器) ,它是在编译期时把 Lombok 的注解代码,转换为常规的 Java 方法而实现优雅地编程的。
这一点可以在程序中得到验证,比如本文刚开始用 @Data 实现的代码:
在我们编译之后,查看 Person 类的编译源码发现,代码竟然是这样的:
Lombok 的执行流程如下:
可以看出,在编译期阶段,当 Java 源码被抽象成语法树 (AST) 之后,Lombok 会根据自己的注解处理器动态的修改 AST,增加新的代码 (节点),在这一切执行之后,再通过分析生成了最终的字节码 (.class) 文件,这就是 Lombok 的执行原理。
二、手动实现Lombok
我们实现一个简易版的 Lombok 自定义一个 Getter 方法,我们的实现步骤是:
- 自定义一个注解标签接口,并实现一个自定义的注解处理器;
- 利用 tools.jar 的 javac api 处理 AST (抽象语法树)
- 使用自定义的注解处理器编译代码。
这样就可以实现一个简易版的 Lombok 了。
1.自定义注解和注解处理器
首先创建一个 MyGetter.java 自定义一个注解,代码如下: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ElementType;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Retention;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RetentionPolicy;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Target;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SOURCE) // 注解只在源码中保留
@Target(ElementType.TYPE) // 用于修饰类
public @interface MyGetter { // 定义 Getter
}
再实现一个自定义的注解处理器,代码如下:
import com.sun.source.tree.Tree;
import com.sun.tools.javac.api.JavacTrees;
import com.sun.tools.javac.code.Flags;
import com.sun.tools.javac.code.Type;
import com.sun.tools.javac.processing.JavacProcessingEnvironment;
import com.sun.tools.javac.tree.JCTree;
import com.sun.tools.javac.tree.TreeMaker;
import com.sun.tools.javac.tree.TreeTranslator;
import com.sun.tools.javac.util.*;
import javax.annotation.processing.*;
import javax.lang.model.SourceVersion;
import javax.lang.model.element.Element;
import javax.lang.model.element.TypeElement;
import javax.tools.Diagnostic;
import java.util.Set;
@SupportedSourceVersion(SourceVersion.RELEASE_8)
@SupportedAnnotationTypes("com.example.lombok.MyGetter")
public class MyGetterProcessor extends AbstractProcessor {
private Messager messager; // 编译时期输入日志的
private JavacTrees javacTrees; // 提供了待处理的抽象语法树
private TreeMaker treeMaker; // 封装了创建AST节点的一些方法
private Names names; // 提供了创建标识符的方法
@Override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init(ProcessingEnvironment processingEnv) {
super.init(processingEnv);
this.messager = processingEnv.getMessager();
this.javacTrees = JavacTrees.instance(processingEnv);
Context context = ((JavacProcessingEnvironment) processingEnv).getContext();
this.treeMaker = TreeMaker.instance(context);
this.names = Names.instance(context);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process(Set<? extends TypeElement> annotations, RoundEnvironment roundEnv) {
Set<? extends Element> elementsAnnotatedWith = roundEnv.getElementsAnnotatedWith(MyGetter.class);
elementsAnnotatedWith.forEach(e -> {
JCTree tree = javacTrees.getTree(e);
tree.accept(new TreeTranslat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visitClassDef(JCTree.JCClassDecl jcClassDecl) {
List<JCTree.JCVariableDecl> jcVariableDeclList = List.nil();
// 在抽象树中找出所有的变量
for (JCTree jcTree : jcClassDecl.defs) {
if (jcTree.getKind().equals(Tree.Kind.VARIABLE)) {
JCTree.JCVariableDecl jcVariableDecl = (JCTree.JCVariableDecl) jcTree;
jcVariableDeclList = jcVariableDeclList.append(jcVariableDecl);
}
}
// 对于变量进行生成方法的操作
jcVariableDeclList.forEach(jcVariableDecl -> {
messager.printMessage(Diagnostic.Kind.NOTE, jcVariableDecl.getName() + " has been processed");
jcClassDecl.defs = jcClassDecl.defs.prepend(makeGetterMethodDecl(jcVariableDecl));
});
super.visitClassDef(jcClassDecl);
}
});
});
return true;
}
private JCTree.JCMethodDecl makeGetterMethodDecl(JCTree.JCVariableDecl jcVariableDecl) {
ListBuffer<JCTree.JCStatement> statements = new ListBuffer<>();
// 生成表达式 例如 this.a = a;
JCTree.JCExpressionStatement aThis = makeAssignment(treeMaker.Select(treeMaker.Ident(
names.fromString("this")), jcVariableDecl.getName()), treeMaker.Ident(jcVariableDecl.getName()));
statements.append(aThis);
JCTree.JCBlock block = treeMaker.Block(0, statements.toList());
// 生成入参
JCTree.JCVariableDecl param = treeMaker.VarDef(treeMaker.Modifiers(Flags.PARAMETER),
jcVariableDecl.getName(), jcVariableDecl.vartype, null);
List<JCTree.JCVariableDecl> parameters = List.of(param);
// 生成返回对象
JCTree.JCExpression methodType = treeMaker.Type(new Type.JCVoidType());
return treeMaker.MethodDef(treeMaker.Modifiers(Flags.PUBLIC),
getNewMethodName(jcVariableDecl.getName()), methodType, List.nil(),
parameters, List.nil(), block, null);
}
private Name getNewMethodName(Name name) {
String s = name.toString();
return names.fromString("get" + s.substring(0, 1).toUpperCase() + s.substring(1, name.length()));
}
private JCTree.JCExpressionStatement makeAssignment(JCTree.JCExpression lhs, JCTree.JCExpression rhs) {
return treeMaker.Exec(
treeMaker.Assign(
lhs,
rhs
)
);
}
}
自定义的注解处理器是我们实现简易版的 Lombok 的重中之重,我们需要继承 AbstractProcessor 类,重写它的 init() 和 process() 方法,在 process() 方法中我们先查询所有的变量,在给变量添加对应的方法。我们使用 TreeMaker 对象和 Names 来处理 AST,如上代码所示。
当这些代码写好之后,我们就可以新增一个 Person 类来试一下我们自定义的 @MyGetter 功能了,代码如下:
@MyGetter
public class Person {
private String name;
}
2.使用自定义的注解处理器编译代码
上面的所有流程执行完成之后,我们就可以编译代码测试效果了。 首先,我们先进入代码的根目录,执行以下三条命令。
进入的根目录如下:
使用 tools.jar 编译自定义的注解器
javac -cp $JAVA_HOME/lib/tools.jar MyGetter* -d .
使用自定义注解器,编译 Person 类
javac -processor com.example.lombok.MyGetterProcessor Person.java
查看 Person 源码
javap -p Person.class
源码文件如下:
可以看到我们自定义的 getName() 方法已经成功生成了,到这里简易版的 Lombok 就大功告成了。
三、Lombok优缺点
优点它可以让我们写更少的代码,节约了开发时间,并且让代码看起来更优雅,它的缺点有以下几个。
缺点1: 降低了可调试性 Lombok 会帮我们自动生成很多代码,但这些代码是在编译期生成的,因此在开发和调试阶段这些代码可能是“丢失的”,这就给调试代码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缺点2:**可能会有兼容性问题 Lombok 对于代码有很强的侵入性,加上现在 JDK 版本升级比较快,每半年发布一个版本,而 Lombok 又属于第三方项目,并且由开源团队维护,因此就没有办法保证版本的兼容性和迭代的速度,进而可能会产生版本不兼容的情况。
**缺点3:**可能会坑到队友 尤其对于组人来的新人可能影响更大,假如这个之前没用过 Lombok,当他把代码拉下来之后,因为没有安装 Lombok 的插件,在编译项目时,就会提示找不到方法等错误信息,导致项目编译失败,进而影响了团结成员之间的协作。
**缺点4:**破坏了封装性 面向对象封装的定义是:通过访问权限控制,隐藏内部数据,外部仅能通过类提供的有限的接口访问和修改内部数据。
也就是说,我们不应该无脑的使用 Lombok 对外暴露所有字段的 Getter/Setter 方法,因为有些字段在某些情况下是不允许直接修改的,比如购物车中的商品数量,它直接影响了购物详情和总价,因此在修改的时候应该提供统一的方法,进行关联修改,而不是给每个字段添加访问和修改的方法。
总结
本文我们介绍了 Lombok 的使用以及执行原理,它是通过 JDK 6 实现的 JSR 269: Pluggable Annotation Processing API (编译期的注解处理器) ,在编译期时把 Lombok 的注解转换为 Java 的常规方法的,我们可以通过继承 AbstractProcessor 类,重写它的 init() 和 process() 方法,实现一个简易版的 Lombok。但同时 Lombok 也存在这一些使用上的缺点,比如:降低了可调试性、可能会有兼容性等问题,因此我们在使用时要根据自己的业务场景和实际情况,来选择要不要使用 Lombok,以及应该如何使用 Lombok。
最后提醒一句,再好的技术也不是万金油,就好像再好的鞋子也得适合自己的脚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