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MRouter是一款Android路由框架,基于组件化的设计思路,功能灵活,使用也比较简单。
WMRouter最初用于解决美团外卖App在业务演进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之后逐步推广到了美团其他App,因此我们决定将其开源,希望更多技术同行一起开发,应用到更广泛的场景里去。GitHub项目地址与使用文档详见 。
本文先简单介绍WMRouter的功能和适用场景,然后详细介绍WMRouter的发展背景和过程。
功能简介
WMRouter主要提供URI分发、ServiceLoader两大功能。
URI分发功能可用于多工程之间的页面跳转、动态下发URI链接的跳转等场景,特点如下:
- 支持多 scheme 、host、path
- 支持URI正则匹配
- 页面配置支持 Java 代码动态注册,或注解配置自动注册
- 支持配置全局和局部拦截器,可在跳转前执行同步/异步操作,例如定位、登录等
- 支持单次跳转特殊操作: intent 设置Extra/Flags、设置跳转动画、自定义StartActivity操作等
- 支持页面Exported控制,特定页面不允许外部跳转
- 支持配置全局和局部降级策略
- 支持配置单次和全局跳转监听
- 完全组件化设计,核心组件均可扩展、按需组合,实现灵活强大的功能
基于SPI (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s) 的设计思想,WMRouter提供了ServiceLoader模块,类似Java中的java.util.ServiceLoader,但功能更加完善。通过ServiceLoader可以在一个App的多个模块之间通过接口调用代码,实现模块 解耦 ,便于实现组件化、模块间通信,以及和依赖注入类似的功能等。其特点如下:
- 使用注解自动配置
- 支持获取接口的所有实现,或根据Key获取特定实现
- 支持获取Class或获取实例
- 支持无参构造、Context构造,或自定义Factory、Provider构造
- 支持单例管理
- 支持方法调用
其他特性:
- 优化的Gradle插件,对编译耗时影响很小
- 编译期和运行时配置检查,避免配置冲突和错误
- 编译期自动添加Proguard混淆规则,免去手动配置的繁琐
- 完善的调试功能,帮助及时发现问题
适用场景
WMRouter适用但不限于以下场景:
- Native+H5混合开发模式,需要进行页面之间的互相跳转,或进行灵活的运营跳转链接下发。可以利用WMRouter统一页面跳转逻辑,根据不同的协议(HTTP、HTTPS、用于Native页面的自定义协议)跳转对应页面,且在跳转过程中可以使用UriInterceptor对跳转链接进行修改,例如跳转H5页面时在URL中加参数。
- 统一管理来自App外部的URI跳转。来自App外部的URI跳转,如果使用Android原生的Manifest配置,会直接启动匹配的Activity,而很多时候希望先正常启动App打开首页,完成常规初始化流程(例如登录、定位等)后再跳转目标页面。此时可以使用统一的Activity接收所有外部URI跳转,到首页时再用WMRouter启动目标页面。
- 页面跳转有复杂判断逻辑的场景。例如多个页面都需要先登录、先定位后才允许打开,如果使用常规方案,这些页面都需要处理相同的业务逻辑;而利用WMRouter,只需要开发好UriInterceptor并配置到各个页面即可。
- 多工程、组件化、平台化开发。多工程开发要求各个工程之间能互相通信,也可能遇到和外卖App类似的代码复用、依赖注入、编译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利用WMRouter的URI分发和ServiceLoader模块解决。
- 对业务埋点需求较强的场景。页面跳转作为最常见的业务逻辑之一,常常需要埋点。给每个页面配置好URI,使用WMRouter统一进行页面跳转,并在全局的OnCompleteListener中埋点即可。
- 对App可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一方面,可以对页面跳转失败进行埋点监控上报,及时发现线上问题;另一方面,页面跳转时可以执行判断逻辑,发现异常(例如服务端异常、客户端崩溃等)则自动打开降级后的页面,保证关键功能的正常工作,或给用户友好的提示。
- 页面A/B测试、动态配置等场景。在WMRouter提供的接口基础上进行少量开发配置,就可以实现:根据下发的A/B测试策略跳转不同的页面实现;根据不同的需要动态下发一组路由表,相同的URI跳转到不同的一组页面(实现方面可以自定义UriInterceptor,对匹配的URI返回301的UriResult使跳转重定向)。
基本概念解释
下面开始介绍WMRouter的发展背景和过程。为了方便后文的理解,我们先简单了解和回顾几个基本概念。
路由
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路由(routing)可以理解成在互联的网络通过特定的协议把信息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的过程。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在互联网中,路由器可以根据IP协议将数据发送到特定的计算机。
URI
URI(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统一资源标识符)是一个用于标识某一互联网资源名称的字符串。URI的组成如下图所示:
一些常见的URI举例如下,包括平时经常用到的网址、IP地址、FTP地址、文件、打电话、发邮件的协议等。
- ftp://example.org/resource.txt
- file:///Users/
- tel:863-1234
- mailto:chris@example.com
在Android中也提供了android.net.Uri工具类用于处理URI,Android中URI常用的几个部分主要是scheme、host、path和query。
Android中的Intent跳转
在Android中的Intent跳转,分为显式跳转和隐式跳转两种。
显式跳转即指定ComponentName(类名)的Intent跳转,一般通过Bundle传参,示例代码如下:
隐式跳转即不指定ComponentName的Intent跳转,通过IntentFilter找到匹配的组件,IntentFilter支持action、category和data的匹配,其中data就是URI。例如下面的代码,会启动系统默认的浏览器打开网页: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Intent.ACTION_VIEW);
intent.setData(Uri.parse(“”))
startActivity(intent);
Activity通过Manifest配置IntentFilter,例如下面的配置可以匹配所有形如demo_scheme://demo_host/***的URI。
<activity android:name=”.app.UriProxyActivity” android:exported=”true”>
<intent-filter>
<action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action.VIEW”/>
<category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category.DEFAULT”/>
<category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category.BROWSABLE”/>
<data android:scheme=”demo_scheme” android:host=”demo_host”/>
</intent-filter>
</activity>
URI跳转
在美团外卖APP早期开发过程中,产品希望通过后台下发URI控制客户端跳转指定页面,从而实现灵活的运营配置。外卖App采用了Native+H5的混合开发模式,Native页面定义了专用的URI,而H5页面则使用HTTP/HTTPS链接在专门的WebView容器中加载,两种链接的跳转逻辑不同,实现起来比较繁琐。
Native页面的URI跳转最开始使用的是Android原生的IntentFilter,通过隐式跳转启动,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灵活性差、功能缺失、Bug多等问题。例如:
- 从外部(浏览器、微信等)跳转外卖的URI时,系统会直接打开相应的Activity,而没有经过欢迎页的正常启动流程,一些代码逻辑可能没有执行,例如定位逻辑。
- 有很多页面在打开前需要确保用户先登录或先定位,每个页面都写一遍判断登录、定位的逻辑非常麻烦,提高了开发维护成本。
- 运营人员可能会配错URI,页面跳转失败,有些跳转的地方没有做try-catch处理,会产生Crash;有些地方虽然加了try-catch,但跳转失败后没有任何响应,用户体验差;跳转失败没有监控,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线上业务异常。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希望有一个Android的URI分发组件,可以根据URI中不同的scheme、host、path,进行不同的处理,同时能够在页面跳转过程中进行更灵活的干预。调研发现,现有的一些Android路由组件主要都是在解决多工程之间解耦的问题,而URI往往只支持通过path分发,页面跳转的配置也不够灵活,难以满足实际需要。于是我们决定自行设计实现。
核心设计思路
下图展示了WMRouter中URI分发机制的核心设计思路。借鉴网络请求的机制,WMRouter中的每次URI跳转视为发起一个Uri request ;URI跳转请求被WMRouter逐层分发给一系列的UriHandler进行处理;每个UriHandler处理之前可以被UriInterceptor拦截,并插入一些特殊操作。
页面跳转来源
常见的页面跳转来源如下:
- 来自App内部Native页面的跳转
- 来自App内Web容器的跳转,即H5页面发起的跳转
- 从App外通过URI唤起App的跳转,例如来自浏览器、微信等
- 从通知中心Push唤起App的跳转
对于来自App内部和Web容器的跳转,我们把所有跳转代码统一改成调用WMRouter处理,而来自外部和Push通知的跳转则全部使用一个独立的中转Activity接收,再调用WMRouter处理。
UriRequest
UriRequest中包含Context、URI和Fields,其中Fields为HashMap,可以通过Key存放任意数据。简单起见,UriRequest类同时承担了Response的功能,跳转请求的结果,也会被保存到Fields中。Fields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其中一些常见字段举例如下:
- Intent的Extra参数,Bundle类型
- 用于startActivityForResult的RequestCode,int类型
- 用于overridePendingTransition方法的页面切换动画资源,int[]类型
- 本次跳转结果的监听器,OnCompleteListener类型
每次URI跳转请求会有一个ResultCode(类似HTTP请求的ResponseCode),表示跳转结果,也存放在Fields中。常见Code如下,用户也可以自定义Code:
- 200:跳转成功
- 301:重定向到其他URI,会再次跳转
- 400:请求错误,通常是Context或URI为空
- 403:禁止跳转,例如跳转白名单以外的HTTP链接、Activity的exported为false等
- 404:找不到目标(Activity或UriHandler)
- 500:发生错误
总结来说,UriRequest用于实现一次URI跳转中所有组件之间的通信功能。
UriHandler
Uri Handler 用于处理URI跳转请求,可以嵌套从而逐层分发和处理请求。UriHandler是异步结构,接收到UriRequest后处理(例如跳转Activity等),如果处理完成,则调用 callback .onComplete()并传入ResultCode;如果没有处理,则调用callback.onNext()继续分发。下面的示例代码展示了一个只处理HTTP链接的UriHandler的实现:
public interface UriCallback {
/**
* 处理完成,继续后续流程。
*/
void onNext();
/**
* 处理完成,终止分发流程。
*
* @param resultCode 结果
*/
void onComplete(int resultCode);
}
public class DemoUriHandler extends UriHandler {
public void handle(@NonNull final UriRequest request, @NonNull final UriCallback callback) {
Uri uri = request.getUri();
// 处理HTTP链接
if (“http”.equalsIgnoreCase(uri.getScheme())) {
try {
// 调用系统浏览器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
intent.setAction(Intent.ACTION_VIEW);
intent.setData(uri);
request.getContext().startActivity(intent);
// 跳转成功
callback.onComplete(UriResult.CODE_SUCCESS);
} catch (Exception e) {
// 跳转失败
callback.onComplete(UriResult.CODE_ERROR);
}
} else {
// 非HTTP链接不处理,继续分发
callback.onNext();
}
}
// …
}
UriInterceptor
UriInterceptor为拦截器,不做最终的URI跳转操作,但可以在最终的跳转前进行各种同步/异步操作,常见操作举例如下:
- URI跳转拦截,禁止特定的URI跳转,直接返回403(例如禁止跳转非meituan域名的HTTP链接)
- URI参数修改(例如在HTTP链接末尾添加query参数)
- 各种中间处理(例如打开登录页登录、获取定位、发网络请求)
- ……
每个UriHandler都可以添加若干UriInterceptor。在UriHandler基类中,handle()方法先调用抽象方法shouldHandle()判断是否要处理UriRequest,如果需要处理,则逐个执行Interceptor,最后再调用handleInternal()方法进行跳转操作。
public abstract class UriHandler {
// ChainedInterceptor将多个UriInterceptor合并成一个
protected ChainedInterceptor mInterceptor;
public UriHandler addInterceptor(@NonNull UriInterceptor interceptor) {
if (interceptor != null) {
if (mInterceptor == null) {
mInterceptor = new ChainedInterceptor();
}
mInterceptor.addInterceptor(interceptor);
}
return this;
}
public void handle(@NonNull final UriRequest request, @NonNull final UriCallback callback) {
if (shouldHandle(request)) {
if (mInterceptor != null) {
mInterceptor.intercept(request, new UriCallback()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Next() {
handleInternal(request, callback);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e(int result) {
callback.onComplete(result);
}
});
} else {
handleInternal(request, callback);
}
} else {
callback.onNext();
}
}
/**
* 是否要处理给定的uri。在Interceptor之前调用。
*/
protected abstract boolean shouldHandle(@NonNull UriRequest request);
/**
* 处理uri。在Interceptor之后调用。
*/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handleInternal(@NonNull UriRequest request, @NonNull UriCallback callback);
}
URI的分发与降级
在外卖App中的URI分发示意如下图。所有URI跳转都会分发到RootUriHandler,然后根据不同的scheme分发到不同的子Handler。例如waimai协议分发到WmUriHandler,然后进一步根据不同的path分发到子Handler,从而启动相应的Activity;HTTP/HTTPS协议分发到HttpHandler,启动WebView容器;对于其他类型URI(tel、mailto等),前面的几个Handler都无法处理,则会分发到StartUriHandler,尝试使用Android原生的隐式跳转启动系统应用。
每个UriHandler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实现降级策略,也可以不作处理继续分发给其他UriHandler。RootUriHandler中提供了一个全局的分发完成事件监听器,当UriHandler处理失败返回异常ResultCode或所有子UriHandler都没有处理时,执行全局降级策略。
平台化与两端复用
随着外卖App业务的演进,团队成员扩充了数倍,商超生鲜等垂直品类的拆分,以及异地研发团队的建立,客户端的平台化被提上日程。关于外卖平台化更详细的内容,可参考团队之前已经发布的文章 美团外卖Android平台化架构演进实践。
为了满足实际开发需要,在长时间的探索后,逐步形成了如图所示的三层工程结构。
原有的单个工程拆分成多个工程,就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多工程之间的耦合问题,主要包括通信问题、复用问题、依赖注入、编译问题,下面详细介绍。
通信问题
当原先的一个工程拆分到各个业务库后,业务库之间的页面需要进行通信,最主要的场景就是页面跳转并通过Intent传递参数。
原先的页面跳转使用显式跳转,Activity之间存在强引用,当Activity被拆分到不同的业务库,业务库不能直接互相依赖,因此需要进行解耦。
利用WMRouter的URI分发机制,刚好可以很容易的解决这个问题。将将所有业务库的Activity注册到WMRouter,各个业务库之间就可以进行页面跳转了。
此时WMRouter已经承载了两项功能:
- 后台下发的运营URI跳转 (waimai://*)
- 内部页面跳转,用于代替原有的显式跳转,实现工程解耦 (wm_router://page/*)
由于后台下发的URI是和产品、运营、H5、iOS等各端统一制定的协议,支持的页面、格式、参数等都不能随意改动,而内部页面跳转使用的URI,则需要根据实际开发需要进行配置,两套URI协议不能兼容,因此使用了不同的scheme。
复用问题与ServiceLoader模块
业务库之间经常需要复用代码。一些通用代码逻辑可以下沉到平台层从而复用,例如业务无关的通用View组件;而有些代码不适合下沉到平台层,例如业务库A要使用业务库B中的某个界面模块,而这个界面模块和业务库B的耦合很紧密。具体到外卖实际业务场景中,商家页在商家休息时会展示推荐商家列表,其样式和首页相同(如图),而两个页面不在一个工程中,商家页希望能直接从首页业务库中获取商家列表的实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调研了解到Java中SPI (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s) 的设计思想与java.util.ServiceLoader工具类,还学习到美团平台为了解决类似问题而开发的ServiceLoader组件。
考虑到实际需求差异,我们重新开发了自己的ServiceLoader实现。相比Java中的实现,WMRouter的实现借鉴了美团平台的设计思路,不仅支持通过接口获取所有实现类,还支持通过接口和唯一的Key获取特定的实现类。另外WMRouter的实现还支持直接加载实现类的Class、用Factory和Provider创建对象、单例管理、方法调用等功能。在Gradle插件的实现思路上,借鉴了美团平台的ServiceLoader并做了性能优化,给平台提出了改进建议。
业务库之间代码复用的需求示意如图,业务库A需要复用业务库B中的ServiceImpl但又不能直接引用,因此通过WMRouter加载:
- 抽取接口(或父类,后面不再重复说明)下沉到平台层,实现类ServiceImpl实现该接口,并声明一个Key(字符串类型)。
- 调用方通过接口和Key,由ServiceLoader加载实现类,通过接口访问实现类。
URI跳转和ServiceLoader看起来似乎没有关联,但通信和复用需求的本质都可以理解成路由,页面通过URI分发跳转时的协议是Activity+URI,在这里ServiceLoader的协议是Interface+Key。
依赖注入
为了兼容外卖独立App和美团App外卖频道的两端差异,平台层的一些接口要在两个主工程分别实现,并注入到底层。常规Java代码注入的方式写起来很繁琐,而使用WMRouter的ServiceLoader功能可以更简单的实现和依赖注入类似的效果。
对于WMRouter来说,所有依赖它的工程(包括主工程、业务库、平台库)都是一样的,任何一个库想要调用其他库中的代码,都可以通过WMRouter路由转发。前面的通信和复用问题,是同级的业务库之间通过WMRouter调用,而依赖注入则是底层库通过WMRouter调用上层库,其本质和实现都是相同的。
ServiceLoader模块在加载实现类时提供了单例管理功能,可用于管理一些全局的Service/Manager,例如用户账户管理类UserManager。
编译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主工程作为一个没有业务逻辑的壳工程,对业务库却有较多依赖,特别是对业务库的初始化配置繁琐,和各业务库耦合紧密。另一方面,WMRouter跳转的页面、加载的实现类,需要在Application初始化时注册到WMRouter中,也会增加主工程和业务库的耦合。开发过程中各业务库频繁更新,经常出现无法编译的问题,严重影响开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WMRouter增加了注解支持,在Activity类、ServiceLoader实现类上配置注解,就可以在编译期间自动生成代码注册到WMRouter中。
// 没有注解时,需要在Application初始化时代码注册各个页面,耦合严重
register(“/home”, HomeActivity.class);
register(“/order”, OrderListActivity.class);
register(“/shop”, ShopActivity.class)
register(“/account”, MyAccountActivity.class);
register(“/address”, MyAddressActivity.class);
// …
// 增加注解后,只需要在各个Activity上通过注解配置即可
@RouterUri(path = “/shop”)
public class ShopActivity extends BaseActivity {
}
另一方面,ServiceLoader还支持指定接口加载所有实现类,主工程可以通过统一接口,加载各个业务库中所有实现类并进行初始化,最终实现和业务库的彻底隔离。
开发过程中,各个业务库可以像插件一样 按需集成到主工程 ,能大幅减少不能编译的问题,同时由于编译时可以跳过不需要的业务库,编译速度也能得到提高。
WMRouter的推广
在WMRouter解决了外卖App的各种问题后,发现公司内甚至公司外的其他App也遇到了相似的问题和需求,于是决定对WMRouter进行推广和开源。
由于WMRouter是一个开放式组件化框架,UriRequest可以存放任意数据,UriHandler、UriInterceptor可以完全自定义,不同的UriHandler可以任意组合,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但过于灵活容易导致易用性的下降,即使对于最常规最简单的应用,也需要复杂的配置才能完成功能。
为了在灵活性与易用性之间平衡,一方面,WMRouter对包结构进行了合理的划分,核心接口和实现类提供基础通用能力,尽可能保留最大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封装了一系列通用实现类,并组合成一套默认实现,从而满足绝大多数常规使用场景,尽可能降低其他App的接入成本,方便推广。
总结
目前业界已有的一些Android路由框架,不能满足外卖App在开发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因此我们开发了WMRouter路由框架。借鉴网络请求的思想,设计了基于UriRequest、UriHandler、UriInterceptor的URI分发机制,在保证功能灵活强大的同时,又尽可能的降低了使用难度;另一方面,借鉴SPI的设计思想、Java和美团平台的ServiceLoader实现,开发了自己的ServiceLoader模块,解决外卖平台化过程中的四个问题(通信问题、复用问题、依赖注入、编译问题)。在经过了近一年的不断迭代完善后,WMRouter已经成为美团多个App中的核心基础组件之一。
参考资料
- Routing – Wikipedia
- 统一资源标志符 – 维基百科
- RFC 3966 – The tel URI for Telephone Numbers
- RFC 6068 – The ‘mailto’ URI Scheme
- Intent 和 Intent 过滤器
- Introduction to the 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s
- 美团外卖Android平台化架构演进实践
作者简介
子健,美团高级工程师,2015年加入美团,先后负责外卖客户端首页、商家容器、评价等业务模块的开发维护,以及平台化、性能优化等技术工作。
渊博,美团高级工程师,2016年加入美团,目前作为外卖商家端Android App主力开发,主要负责商家端和蜜蜂端业务技术需求开发。
云驰,美团高级工程师,2016年加入美团,目前负责外卖客户端搜索、IM等业务库,及外卖多端统一工作。
加入美团WMRouter开源技术交流群,跟作者零距离交流。请加美团小助手微信(微信号: MTDPtech ),回复( WMRouter ),小助手会主动拉你进群。
活动推荐
《美团技术沙龙第43期·北京:美团金融千万级交易系统质量保障之路》9月1日周六下午,我们会全方位的介绍团队在质量保障之路上的技术探索,包括在高可用测试、支付SDK测试、质量度量和运营等方面积累的很多创新方法和实战经验。